蚵仔煎
蚵仔煎(台語讀音:ô-á-tsian,英語一般音譯 O-a-tsian 或直譯 Oyster Omelette(蚵仔蛋餅)),是一道以新鮮蚵仔肉裹以番薯粉煎炸而成的海鮮食品,起源於中國大陸福建。
由來
蚵仔煎是一道聞名臺灣的小吃,在星馬類似為蠔煎、而在閩潮有海蠣煎。差別在於臺灣的加入地瓜粉、太白粉,星馬以蛋為主,而福潮則以麵粉摻入為主。其來源眾說紛紜,最有名的傳奇是當年鄭成功攻臺之役時,荷蘭人將臺南附近所有的米糧全部藏起,以避免資助鄭成功。鄭軍為了節約白米,於是利用當時海灘找到的蚵仔裹以番薯粉煎炸,演變成為「蚵仔煎」 金門蚵仔煎還保留一開始混入番薯粉此種做法,與台式蚵仔煎不同的是,台式蚵仔煎是後面才淋上太白粉。它最早的名字叫「煎食追」,是台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,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、豬肉、香菇等雜七雜八的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。
台式蚵仔煎
台灣著名的蚵仔煎販賣地點主要是在各大夜市,幾乎每個台灣夜市都可以找到賣蚵仔煎的攤位。
作法是先用平底鍋把油燒熱,放上蚵仔、攪拌後的雞蛋、蔬菜(如茼蒿菜、菠菜、臺灣萵菜、小白菜、空心菜、豆芽、九層塔等)後再淋上食用澱粉芡水,待蚵仔熟時盛起,淋上特製醬料後即可食用,製作方便,味道鮮美。
其中食用澱粉的種類(常見的有蕃薯、馬鈴薯和樹薯)和其芡水的黏稠度,煎煮的焦度,各地各家也各有不同。尤其是醬汁的配方,從最簡單的醬油膏、番茄醬、甜辣醬以至於豆瓣醬,許多店家會混合各種醬料,成為獨門配方。
許多蚵仔煎的攤位會兼賣「蟹肉煎」、「花枝煎」、「蝦仁煎」、「蛋煎」等,顧名思義,就是以花枝、蝦、蟹等海產代替蚵仔,或是只有雞蛋、青菜和澱粉芡水的組合。